年度发布丨第八届(2023年度)中国十大文化娱乐法治事件
由北京市文化娱乐法学会开展的“第八届(2023年度)中国十大文化娱乐法治事件”圆满落下帷幕。
本次评选经过事件征集、汇总,首轮筛选、公众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等环节,本着“具有文娱产业法治建设领域特质、切实影响和推动文娱产业法治建设进程”的评选原则,评选出对2023年度中国文化娱乐法治建设具有深远影响的10项重大、代表性事件,评选结果在北京市文化娱乐法学会2023年度会议上予以发布(后附事件简介与入选理由)。
中国十大文化娱乐法治事件发布 学会副秘书长赵一洲
感谢社会各界对本活动的关注与支持,愿我们同心协力,共创我国文化娱乐法治事业的新篇章。
第八届(2023年度)中国十大文化娱乐法治事件:
01.《文化和旅游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标准化管理办法》两部规范性文件颁布实施
0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文化法学首次被写入中央文件
03.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对微播公司诉创锐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做出二审判决,认定创锐公司在抖音APP平台的数据抓取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刷宝App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04.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术语》《网络表演(直播)平台运营服务要求》《网络表演经纪机构运营服务要求》等行业标准
05.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布《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并于2023年5月1日正式施行
06. 笑果文化因在演出中出现严重侮辱人民军队的情节造成恶劣社会影响,被无限期暂停在京演出并处以高额罚款处罚
07. 广州互联网法院认定《三国志战略版》网络游戏抄袭《率土之滨》网络游戏,网络游戏的规则和机制构成作品的独创性表达
08. 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联合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并于2023年8月15日起施行
09. 全国首例影视剧台词声音权纠纷案:成都铁路运输第一法院就孙红雷诉睡神飞科技公司声音权纠纷案做出原告胜诉判决
10. 北京互联网法院就全国首例涉“AI生成图片”侵权案作出一审判决,原告对基于自身智力投入所产生的“AI生成图片”享有著作权
第八届(2023年度)中国十大文化娱乐法治事件
(按时间顺序排序,图片来源于网络)
1.《文化和旅游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标准化管理办法》两部规范性文件颁布实施
文旅部于2023年2月21日印发《文化和旅游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全国旅游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旅办发〔2009〕149号)、《文化行业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暂行)》(科技函〔2011〕38号)和《旅游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订修订工作管理办法》(旅办发〔2016〕274号)同时废止。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于2023年9月5日印发《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标准化管理办法》,自2023年9月5日起实施。2021年1月14日发布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标准化管理办法》(广电发〔2021〕7号)废止。
关键词:文化旅游 广播电视 网络视听 标准化管理
入选理由:两部规范性文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制定,将进一步规范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标准化工作,充分发挥标准化对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文化法学首次被写入中央文件
2023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首次提出要加强文化法学等学科建设,明确提出要加快完善法学教育体系,优化法学学科体系,适应法治建设新要求。
关键词:文化法学 学科建设 中央文件
入选理由:文化法学被写入中央顶层设计文件,在文化法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以及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历史进程中都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文化领域法学在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3.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对微播公司诉创锐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做出二审判决,认定创锐公司在抖音APP平台的数据抓取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刷宝App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2023年3月16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就北京微播视界科技有限公司诉北京创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做出二审判决,维持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两审法院认为,创锐公司在未投入相应成本的情况下,直接采用技术手段或人工方式获取微播公司赖以经营和获利的视频资源、评论内容,掠夺微播公司的经营成果,并以此与微播公司争夺流量和用户,削弱了微播公司的竞争优势,损害了微播公司的合法权益,此种行为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和商业道德,构成不正当竞争。综合考虑创锐公司的主观恶意、涉案行为的持续时间、刷宝App的下载量及其投放广告所付金额、创锐公司持有相关浏览量及收入等证据但拒不提交等因素,判决创锐公司消除影响、赔偿微播公司500万元。
关键词:网络数据抓取 非独创性数据集合 不正当竞争
入选理由:本案探索明确了非独创性数据集合的法律性质,区分了著作权法保护的权利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法益范畴,保护了平台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本案是规范数据抓取行为的典型案例,对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数据利用行为进行了积极探索。
4.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术语》《网络表演(直播)平台运营服务要求》《网络表演经纪机构运营服务要求》等行业标准
2023年3月22日,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术语》团体标准。《术语》首次定义了网络表演领域中直播与短视频平台、经纪机构、主播三方面的相关概念。旨在运用标准化的手段,通过对概念的严格定义,确立恰当的术语,减少多义和同义现象,避免信息交流过程中的歧义和误解。
2023年6月8日,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网络表演(直播)平台运营服务要求》《网络表演经纪机构运营服务要求》两项团体标准。《网络表演(直播)平台运营服务要求》首次将网络表演(直播)平台内容审核的关键环节逐一列出,如昵称、头像、动作、言论、直播间背景、直播间标题、直播间贴纸、评论、弹幕等,并将“青少年模式”纳入团体标准规定范畴,强调了未成年人用户的保障机制;《网络表演经纪机构运营服务要求》,首次从维护经纪机构与从业者权益角度提出“《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经纪服务协议》必备条款”,倡导“必备条款”内容写入机构签约协议中,该标准还列举了网络表演经纪机构内容制作的“正向清单”和“负面清单”。
关键词:网络表演 网络直播 行业标准
入选理由: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系列标准直击网络表演行业的痛点和难点,为网络表演(直播)提供行业行为规范指引,促进平台建立完善的内容审核和用户权益保障制度,维护网络表演经纪机构与网络表演者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与市场竞争秩序。
5.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布《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并于2023年5月1日正式施行
2023年5月1日,《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正式施行,该办法适应我国互联网广告业发展新特点、新趋势、新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广告主、互联网广告经营者和发布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的责任;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对人民群众反映集中的弹出广告、开屏广告、利用智能设备发布广告等行为作出规范;细化了“软文广告”、含有链接的互联网广告、竞价排名广告、算法推荐方式发布广告、利用互联网直播发布广告、变相发布须经审查的广告等重点领域的广告监管规则;新增了广告代言人的管辖规定。
关键词:互联网广告 行为规范 法律责任
入选理由:为加强互联网广告监管执法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也为互联网广告业规范有序发展赋予了新动能,有利于进一步规范互联网广告活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互联网广告业健康发展,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
6. 笑果文化因在演出中出现严重侮辱人民军队的情节造成恶劣社会影响,被无限期暂停在京演出并处以高额罚款处罚
2023年5月13日,笑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及其演员李昊石(艺名HOUSE)肆意篡改演出申报内容,在连续两场“笑果脱口秀”演出中出现严重侮辱人民军队的情节,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接到群众举报后对其依法立案调查。5月17日,经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查实,该公司行为违反了《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规定,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依据《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决定对该公司作出相应行政处罚:警告、没收违法所得1325381.6元、罚款13353816元。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决定无限期暂停涉事公司在京所有演出活动,对涉案人员及其演出经纪机构和演出场所经营单位相关违规行为将进一步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关键词:营业性演出 艺人道德 公序良俗 社会影响
入选理由:脱口秀并非法外之地,脱口秀演员在创作和表演过程中,仍需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为社会公众提供有营养的文化内容,不得侵犯他人的权益和人格尊严,推动脱口秀市场的健康发展。
7. 广州互联网法院认定《三国志战略版》网络游戏抄袭《率土之滨》网络游戏,网络游戏的规则和机制构成作品的独创性表达
2023年5月15日,广州互联网法院对杭州网易雷火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网易雷火公司)诉广州简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简悦公司)著作权侵权及不正当竞争案作出判决,判令简悦公司删除或修改《三国志战略版》在案涉79项游戏规则中利用的构成《率土之滨》独创性表达的内容,修改这些规则相互联系和作用形成的游戏机制,并赔偿网易雷火公司经济损失及维权合理开支5000万元。
关键词:网络游戏 游戏规则 游戏机制 著作权侵权 不正当竞争
入选理由:本案对网络游戏的作品类型认定、侵权比对方法、责任承担方式等多方面进行有益探索,首次将网络游戏认定为新类型作品,创新性提出网络游戏的独创性体现在游戏规则、游戏素材和游戏程序的具体设计、选择和编排,并在深挖网络游戏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科学的游戏侵权比对方法。
8. 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联合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并于2023年8月15日起施行
国家网信办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广电总局等七部门于2023年7月10日联合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自2023年8月15日起施行。该办法提出国家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促进创新和依法治理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实行包容审慎和分类分级监管;明确了提供和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总体要求,提出了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具体措施;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该办法还规定了安全评估、算法备案、投诉举报等制度,明确了法律责任。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 创新发展 法律责任
入选理由:该文件放宽了对生成内容以及训练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的要求,明确了法规的适用对象及不适用情形,确立分类分级监管规则。在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同时防范可能或者已经出现的道德、法律风险,引导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向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
9. 全国首例影视剧台词声音权纠纷案:成都铁路运输第一法院就孙红雷诉睡神飞科技公司声音权纠纷案做出原告胜诉判决
2023年10月13日,成都铁路运输第一法院(成都互联网法庭)就孙红雷诉成都睡神飞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睡神飞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二被告)声音侵权纠纷作出判决,判决二被告向孙红雷赔礼道歉并赔偿3万元。法院认为,自然人的声音和肖像作为标表自然人的人格标志,具有人格权属性。本案中,二被告未经孙红雷本人同意,也未取得孙红雷许可使用的影视作品著作权人授权同意,在开发、制作、运营的游戏《西瓜摊主大战买瓜人》中使用其在影视剧《征服》经典桥段中的台词声音“这瓜保熟吗?”,构成声音权益侵权。该案对声音权益的法律定性、可识别性标准以及保护的路径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样本。
关键词:人格权 声音权 侵权责任
入选理由:本案是全国首例影视剧台词声音权纠纷案,对声音权益的法律定性、可识别性标准以及保护的路径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样本,对加大力度保护声音权益,回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人格尊严的强烈需求具有重大意义。
10. 北京互联网法院就全国首例涉“AI生成图片”侵权案作出一审判决,原告对基于自身智力投入所产生的“AI生成图片”享有著作权
2023年11月27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就首例涉“AI生成图片”侵权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被告构成对原告AI绘图的署名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判决其应当承担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500元的法律责任。法院审理认为,涉案图片具备智力成果和独创性要件,属于作品。涉案图片是基于原告的智力投入直接产生,且体现出了原告的个性化表达,故原告是涉案图片的作者,享有涉案图片的著作权。但是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和保护公众知情权的需要,原告应该显著标注其使用的人工智能技术或模型。本案中,原告以“AI插画”方式进行标注,已经足以让公众知晓该内容为原告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被告未经其许可使用涉案图片且截去了其在小红书平台的署名水印,侵害了原告对涉案图片享有的署名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
关键词:AI生成 智力成果 独创表达 著作权
入选理由:本案基于传统版权理论,重点考察权利主张主体的智力贡献,没有给出所有AI生成软件生成的图片都是“作品”的结论。与此同时,对AI生成软件生成的图片不搞一刀切,尊重了我国《著作权法》和世界各国对于作品的通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