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奶、集资、黑料,青春选秀的重重阴霾
5月4日,北京市广播电视局责令爱奇艺暂停《青春有你》第三季(以下简称《青你3》)后续节目录制,随后爱奇艺也迅速发布道歉声明,宣布取消原定于5月8日的“成团之夜”节目录制和直播,关闭节目所有助力通道,并与商家协商安排解决相关商品的后续事宜。备受争议的选秀类成团节目《青你3》最终没有逃过被腰斩的命运,导致这一结果的不仅有该节目本身的不当做法,更有近年来层出不穷的选秀节目共同积累下的弊病。节目暴露出的“买奶票”、集资打投、黑料选手等问题,也在不同程度上违反了相关的管理规定,甚至有可能触犯法律。本文将从法律角度解读《青你3》停赛风波所揭示出的选秀节目乱象。
一、“奶票”引发食品浪费乱象
“倒奶”事件可以说是《青你3》被责令停播的直接原因和导火索。在一则广泛流传的视频中,大量牛奶状的液体被直接倒入沟渠,为了选秀数据而做出如此铺张浪费的举动,已经违反了《反食品浪费法》的刚性规定。倒奶行为的起因是选秀节目的粉丝为了给喜爱的选手打榜投票。根据节目规则,粉丝想要为选手打榜投票,必须购买节目赞助商的相应产品,获得印在瓶盖内部的二维码,即所谓的“奶票”。这一规则引发了粉丝大量购买产品获取可投票数,由于奶制品保质期短粉丝自身无法消化,开封后又很难转卖,因此造成了视频中“只要瓶盖不要奶”的荒谬景象。
此事一出,迅速引发了网友和社会各界的强烈质疑和谴责。从设置规则将二维码印在瓶盖上的节目方,到提供赞助促进销量的奶制品企业,再到打投心切直接促成倒奶事件的粉丝,各方主体都对倒奶事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也都不同程度地违反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最直接的,如此严重的食品浪费行为违反了于今年4月29日刚刚通过的《反食品浪费法》。该法第二条定义了食品浪费行为,即“对可安全食用或者饮用的食品未能按照其功能目的合理利用,包括废弃、因不合理利用导致食品数量减少或者质量下降等。”显然,将可饮用的奶制品直接废弃的行为构成食品浪费,是被《反食品浪费法》所明令禁止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消费者、食品生产者、网络音视频服务提供者均负有杜绝浪费食物的义务,但是法律对于浪费行为后果的规定还不够周全,难以根据该法直接追究本次事件中相关人员的责任,还需要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对行为肇致的法律责任予以完善。
之所以会出现倒奶的行为,根源于节目设置的“奶票”打投规则。根据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的《网络综艺节目内容审核标准细则》规定,网络综艺选秀及偶像养成类节目不得设置“花钱买投票”环节,刻意引导、鼓励网民采取购物、充会员等物质化手段为选手投票、助力。显然,购买相应产品获得投票资格的规则也属于上述禁止行为之列,理应受到行业的抵制。
二、打投引发饭圈集资乱象
常见的饭圈集资是由粉丝共同出钱,由明星的后援会、“站子”等统一管理,将资金用于购买专辑、应援物品、打榜、投票甚至购买水军等应援明星的目的。饭圈集资问题由来已久,之前也出现过后援会“喜提海景房”(指从集资中大量获利)、涉嫌集资圈钱诈骗等事件。近年来选秀节目的火热更是让饭圈集资问题愈演愈烈,因为最终票数直接决定了一名选手的出道资格以及出道名次,这就使得花钱买票数、雇人投票、做数据等都成为了集资的名目,引得粉丝大量砸钱,但这笔资金如何使用却缺乏相应的监管,容易导致集资的后援会中饱私囊甚至圈钱跑路的事件发生。
那么此类行为将会招致怎样的法律后果呢?首先要明确,饭圈集资行为一般不会构成刑法上的非法集资类犯罪。非法集资类犯罪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等,此类犯罪入罪的门槛是集资人需向出资人承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而饭圈集资所承诺的资金用途是明星应援的相关活动,集资人不会向粉丝承诺收益,粉丝也不会有这种期待。不过,如果一些所谓的“大粉”、后援会从一开始就是以骗取粉丝钱财为目的进行集资,或者在获得巨额集资款后萌生邪念,最后卷款跑路,这种以打投为名行敛财之实的行为视情节轻重有可能构成诈骗罪或侵占罪。
相较而言,饭圈集资更可能产生民法上的法律后果。粉丝基于信任将资金交给集资方,集资方承诺将钱款用于相应的应援活动,双方合意之下产生了一种类似于委托的合同关系。但是,这种约定既无书面形式固定,也无相应的手段和机制来约束集资方的资金使用行为,一旦双方就钱款的使用产生分歧,甚至集资人将钱款挪作他用或占为己有,粉丝很难主张其合同法上的权利。
近期,针对饭圈集资的乱象,相关监管单位和行业协会发布了一系列文件进行规制。5月10日,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综艺节目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严禁任何机构和个人以“花钱买票”“集资打投”等形式进行数据造假,干扰节目选拔。5月12日,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公告称,由演出行业演艺人员本人发起、组织的或以其所属经纪机构、工作室名义发起、组织的面向粉丝的商业集资行为,以及收受粉丝集资财物的行为,均涉嫌违反《演出行业演艺人员从业自律管理办法(试行)》的相关规定,根据评议结果将对相关人员实施“联合抵制”等行业自律惩戒措施。可以看到,这些文件更多的是针对平台和演艺行业从业人员,对于粉丝自发进行的集资行为并无约束力。因此,亟需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饭圈集资行为,完善监管和审核机制,规范粉丝后援会的运营模式,保证资金使用的信息透明可信,建立明确的追责渠道。
三、选手背景黑料乱象
关于《青你3》被责令暂停录制的原因,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发布的通知中仅提到“针对群众举报的相关问题”,引发了网友的众多猜测。当时,该节目除了影响恶劣的“倒奶”事件外还有另一起沸沸扬扬的争议事件,即某选手的父母被曝经营涉黄、涉毒的娱乐场所,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网络上出现不少要求该选手退赛的声音。实际上,这并非选秀节目中第一次出现选手父母引发争议的事件,之前从某选秀中“C位出道”的选手被爆出是“老赖之子”,其家人欠债金额高达上亿元,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消息爆出后给该选手的事业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影响。此外,选秀节目选手自身的黑料争议也一直层出不穷,私生活混乱、发表争议性言论等“偶像失格”事件频出,给原本应当宣扬正能量、给粉丝带来积极影响的青春选秀蒙上了一层阴影。
偶像是否应当为家人的不当行为买单?诚然,从法律层面上来讲,父母的非法经营行为不会给子女带来法律上的责任,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的父母的债务一般情况下也不会让子女承担。但是从道德层面,尤其是公众人物的社会影响层面,这些年轻偶像一边在聚光灯下享受着鲜花和掌声,一边挥霍着父母所获得的不义之财却毫无愧疚之心,不仅会引发社会公众的反感,也会给粉丝带来不良的示范。对于父母所做出的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行为,身为公众人物的子女们至少应当坦诚面对,表现出勇于承担的态度,通过自己公众人物的身份,向社会传达核心价值观,而不是置身事外甚至欲盖弥彰;而对于自身人品道德有严重问题的偶像,应当视情况予以封杀或惩戒。
对此,《通知》也强调,各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机构要从严审核把关选手的背景情况,严禁选用涉及存在违法犯罪记录和个人不良征信记录、舆论丑闻缠身、社会影响恶劣等问题的嘉宾选手。《通知》在《青你3》被责令停赛不久后发布,不免令人猜想与选秀节目选手频频爆出黑料有关。选秀节目的赛制是从人数众多的“练习生”中进行甄选,该环节确实增加了节目组进行背景调查的难度,而选手刚刚成年不久的“素人”身份也使得节目组容易放松警惕,不会进行细致的调查。此次事件后,选秀节目组应当吸取经验教训,更加重视参赛选手的背景调查,并要求选手和经纪公司签订保证书,承诺一旦发生争议即退赛等,以控制单个成员对整体节目的不良影响。同时我们也发现,在《青你3》节目播出期间该选手的家庭背景争议就已经在不断发酵,但节目组并未及时采取责令停赛、退赛等措施消除影响,最终该选手在节目暂停录制后才以“身体原因”退出比赛。这也提醒今后的选秀节目组,在选手出现不当言行或争议后宜把握公关的最佳时机,保证节目正确的价值导向。
作者点评
《青你3》的黯然落幕使人不免猜测,从2018年开始的内娱“选秀元年”在今年就将进入“寒冬”。新事物的发展在起步阶段总是问题重重,近年来如火如荼的网络选秀综艺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娱乐至上、赚快钱、弄虚作假的弊病,逐渐成为资本的逐利场而缺少认真发展偶像产业的诚意。官方的监管介入是对现状的纠偏,选秀应当在更加积极健康的轨道上发展,更不能触碰社会导向和法律法规的底线。
参考资料:
1. 黄荣楠、祁筠等:《君合法评丨从倒奶事件——看综艺节目那些年碰到的雷》,2021年5月10日首发于“君合法律评论”微信公众号。
2. 孝金波:《二问:“饭圈集资”套路多?专家:非法乱象亟待严查、严管》,http://society.people.com.cn/n1/2021/0512/c1008-32101373.html.
注:学会官方公众号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