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联合主办“丝路光影·聚力西安”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会议
2025年4月25日,“丝路光影·聚力西安”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会议在西北政法大学雁塔校区召开。此次专题会议由学会联合西北政法大学、西安仲裁委员会、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协会等单位共同主办。会议聚焦微短剧产业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法治赋能等核心议题,汇聚政产学研领域的两百余位代表,共同探讨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本次会议由西安仲裁委员会副主任兼西安仲裁院院长徐文新主持。
西安仲裁委员会副主任兼西安仲裁院院长徐文新
领导致辞环节,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范九利指出,微短剧作为新兴文化业态正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创新的重要力量,微短剧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法治保障与人才支撑,高校将发挥优势为产业输送专业化人才。
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范九利
西安仲裁委员会主任李洪涛强调了仲裁机制在化解行业纠纷中的关键作用,仲裁作为高效灵活的争议解决机制,将积极回应微短剧产业的多元化需求,助力构建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西安仲裁委员会主任李洪涛
中国致公党西安市委员会副主委丁学俊从西安当地民主党派与政策协同的角度出发,强调微短剧产业规范发展的重要性,肯定了本次会议对法治化赋能微短剧产业的积极意义。
中国致公党西安市委员会副主委丁学俊
北京市文化娱乐法学会执行副会长武玉辉表示,学会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携手西安各方深化“法律+文化”合作,推动文娱产业法治实践并开展常态化交流,助力规范化发展。
北京市文化娱乐法学会执行副会长武玉辉
主旨演讲环节中,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海明系统解读国家广电总局“微短剧+”六大行动计划,呼吁行业以“跨界联姻”推动文旅、普法、非遗等题材的精品化批量创作,并强调可通过法律题材短剧形式普及法律知识、传递法治价值。
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海明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陈琦聚焦“微短剧的情感消费与文化重塑”,分析如何精准匹配社会情感代偿及中老年需求。她介绍,新闻传播学科依托传统优势已与行业开展校内实践合作,探索新型产教融合模式。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陈琦
随会,西安市委宣传部文化体制改革和产业办公室副主任高宝全进一步介绍了西安市微短剧市场发展情况及行业背景,并就微短剧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进行深入解读。他表示,西安市将通过政策引导与资源整合,夯实覆盖全产业链的扶持方案,助力产业实现规范化发展。
西安市委宣传部文化体制改革和产业办公室副主任高宝全
在圆桌对话环节,与会嘉宾围绕两大主题展开探讨。其中,主题一“微短剧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由陕西知识产权法治研究院执行院长党雷主持,西安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庭长王泉、西北政法大学编辑出版系副主任马鑫、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协会副理事长司马刚、学会综艺法律专委会主任黄娟、西安数字内容产业研究院理事长谢飞聚焦版权侵权、IP授权合规等热点问题提出创新思路。其中,学会综艺法律专委会主任、浙江一墨律师事务所主任黄娟指出,微短剧创作需平衡“短平快”与原创性,需通过技术手段加强版权保护;她强调,学会将依托专委会资源,为微短剧创作、发行、投融资等环节提供定制化法律服务,助力产业健康发展。
陕西知识产权法治研究院执行院长党雷
圆桌讨论环节一
主题二“商事仲裁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由学会秘书长田川主持,红果短剧法务总监叶晓、陕西省广播电影电视协会网络短剧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石磊、西安仲裁委员会副主任兼西安仲裁院院长徐文新、陕西省电视艺术家协会微短剧专委会主任李双、北京市信凯(西安)律师事务所主任张运来共同探讨仲裁机制的灵活性与专业性如何有效应对微短剧特性带来的法律挑战,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学会秘书长田川
圆桌讨论环节二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为微短剧产业的法治建设与规范发展搭建了重要交流平台。学会将继续加强与文娱重镇及相关仲裁机构的的联系,强化推动相关政策研讨与法律实践探索,助力微短剧产业在规范化、法治化轨道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