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较全面地梳理了外国游戏法方面的典型司法案例。中国游戏出海从2018年起开始成为大多数游戏企业的发行趋势,在彰显文化自信的同时,涉诉的风险也逐年增加,而国内游戏企业尚未形成完善的风险意识和应对策略。本书旨在为出海游戏企业提供游戏诉讼的基本认知与法律实务指南,为国内游戏法律研究者提供理论分析素材,为国内司法审判机关提供“他山之石”,拓展审判思路。

目录

篇美国游戏法案例

第一章游戏设计的可版权性

【案例】“衍生作品”在版权层面的定义

第二章作为视听作品的电子游戏

【案例1】游戏画面可版权性的大力度优惠标准

【案例2】游戏设计的可版权性

第三章商标

【案例1】商标恶意囤积与使用证据

【案例2】现实场景在游戏中的利用

【案例3】技术措施植入“商标机制”有效性

第四章公开权与转换性使用

【案例】体育游戏中的运动员形象的使用

第五章商业标识

【案例】军事游戏中对商业标识的使用

第六章发行权一次用尽

【案例】游戏软件发行权一次用尽

第七章游戏外挂、游戏

案例1】游戏外挂和插件的可责性

【案例2】游戏外挂案件中“目标代码”标准

【案例3】在直播中传播能的可责性

【案例4】“按键精灵”类插件的可责性

第八章游戏协议

【案例1】游戏协议中对于“未定义”词汇的司法解读

【案例2】判定游戏剧本抄袭的考量因素

第二篇日本游戏法案例

【案例】同IP授权的游戏之间的版权侵权认定

第三篇韩国游戏法案例

【案例】“三消游戏”设计中的可版权性

前言

走出去”齐头的过程中,不难看到存在的问题——国内外法律规范的差异导致游戏出海可能面临与国内不同的合规风险。

《游戏出海——外国游戏法案例评析》一书是孙磊律师和网易游戏的法务人员凝聚了大量专业智慧和细致工作而形成的成果,兼具理论性、实务性、前沿性、可读性和启发性,是在当下时点对过往行业及法律经验的深结,对未来发展方向和布局策略提出了具有建设意义的参考。本书果断摒弃了“教科书式”的创作模式,以问题为导向,围绕着“游戏设计的可版权性”“公开权与转换性应用”“游戏协议”等实务前沿问题,组织了丰富多样的案例素材,简明扼要地揭示出核心问题,运用流畅易读的文字抽丝剥茧地将法院判决精髓和盘托出,并从理论层面对问题未来走向和解决方案给出了鲜明而独树一帜的观点。从这一角度看,本书的著就和出版,对于这一极为重要,但却尚显薄弱的研究领域而言,正是及时而且有力的补强。

同时,考虑到全球范围内知识产权等法律制度所具有的特定共通性,本书中所研究的问题和表达的观点,不仅是对中国游戏出程中的从业者和研究者具有宝贵的参考价值,更是对国内游戏行业法律适用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可以说,本书所打开的是一扇门户,的是国内外游戏行业法律适用新成果的交流,而应当看到的是,这一提升所带来的价值是多维而深远的。

衷心祝贺本书如期付梓,衷心祝愿行业法律研究交流欣欣向荣,衷心中国游戏出海事业长风万里、一帆风顺!

作者简介

孙磊,1984年生,北京韬安律师事务所不错顾问,原工作于北京市中级,期间一直致力于游戏、直播等相关领域的实务以及理论研究,熟悉国内外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等相关法律以及产业、政策动态。 曾参与由优选组织撰写的全国法院很好产业调研报告,并主要负责网络游戏产业部分。 担任“Legal网游”群编辑,多次策划组织线下沙龙。 多次参加国内涉网络游戏的研讨活动并做主题发言,长期从事国外网络游戏相关立法及判例的翻译、分析工作。 深度参与多个高校涉网络游戏、网络直播专题调研项目。 出版专著《电子游戏司法保护研究》, 与曹丽萍法官合著《网络游戏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在《中国版权》《电子知识产权》《中权》等期刊、杂志发表多篇网络游戏相关文章,从2015年至今已累积发表60余万字。